經絡學說除了前面介紹的內容外,還有根結、標本與氣街、四海等理論。它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經絡與人體各部的聯繫。

  《靈樞·根結》指出,足六經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結”在頭、胸、腹的一定部位。

  竇漢卿《標幽賦》則進一步指出十二經脈的“四根”、“三結”,即十二經脈以四肢為“根”,以“頭、胸、腹三部為”結“。

  十二經的“根”與“本”,“結”與“標”位置相近或相同,它們的意義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經氣始生始發之地,為經氣之所出;結者,標者,部位在上,皆為經氣歸結之所。

  標本根結的理論補充說明了經氣的流注運行情況。《靈樞·經脈》、《靈樞·逆順肥瘦》、《靈樞·營氣》等篇所論述的十二經脈逐經迴圈傳注的體系,使氣血周流不息,營養全身;而標本根結理論不僅說明了人體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繫,而且更強調四肢為經氣的根與本。在臨床上,針刺這些部位的腧穴,易於激發經氣、調節臟腑經絡的功能,所以,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主治病症的範圍較遠較廣,不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遠離腧穴部位的臟腑、頭面、五官病等。

  氣街是指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靈樞·衛氣》說:“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氣街部位多為“結”與“標”的部位,基於這一理論,分佈於頭身的腧穴可以治療局部和內臟疾患,部分腧穴又可治療四肢病症。

  《靈樞·海論》提出人有四海:腦為髓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穀之海,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又稱血海。

  四海的部位與氣街類似,髓海位於頭部;氣海位於胸部;水穀之海位於上腹部;血海位於下腹部。各部相互聯繫,主持全身氣血津液。

  腦部髓海,為神氣的本源,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主宰;胸部為氣海,宗氣之所聚之處,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的運行;胃為水穀之海,是營氣、衛氣的化源;沖脈起于胞宮,胞宮為血室,與月經關係密切,故為血海。《難經》載“臍下,腎間動氣者”,為十二經之根本,是為原氣,通過三焦布於五臟六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宗氣、衛氣、營氣、原氣共同構成人體的真氣(正氣),真氣行於經絡者稱為經氣或脈氣。因此,四海的理論進一步明確了經氣的組成和來源。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南推拿師傅 的頭像
    台南推拿師傅

    台南平價按摩 徐師傳統經絡推拿按摩 /推薦/精油/放鬆/舒壓/刮痧/拔罐/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