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保健/民俗調理]

在推拿科門診就診的患者中,肩部疼痛者占到大約1/5.女性患者較多,並且發病年齡提前,剛生完孩子的女性如果調護不當,就很容易患上此病。 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肩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肩周組織粘連,最後造成胳膊抬不起來,不能梳頭,不能端碗,不能提東西。

1、按摩配合鍛煉

(1)指揉痛點:

肩周炎患者肩部存在很多壓痛點,凡是按壓出現疼痛的地方都是治療的部位,使用對側手的拇指、中指或食指點按揉患側肩部疼痛的部位,以能忍受為度,每次揉10分鐘左右。 目的是放鬆肩部軟組織,為後續的運動鍛煉肩部做準備。

(2)點穴止痛:

按壓患側的合谷穴、 手三里穴和曲池穴。 這是肩部和上肢止痛的有效穴位組合。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手三里穴位於前臂背面, 曲池穴下兩指遠處,按壓上去會感到特別酸脹。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肘橫紋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3)甩手鍛煉:

患者彎腰,患側手臂下垂,先用力向前向後擺動,再向左右擺動,動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復進行。 使肩關節擺動的幅度逐漸增加,越大越好。

(4)彎腰晃肩法:

彎腰把患側肩部連同胳膊向下垂,體位和甩手鍛煉一樣。 然後做肩關節環轉運動,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可能會出現疼痛,因此不要追求一次好徹底,應該耐心,循序漸進。

(5)“爬牆”活動:

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上舉,然後再緩緩退下,回到原處,反復進行。 也可以用患肢的手拿一支筆,每次舉到最高處,劃上一道,標明“爬”的高度,爭取第二天超過,每天這樣練習,可以逐步恢復胳膊的高舉功能。

(6)抱頭收展法:

雙手交叉抱在頸後部,兩個胳膊肘先盡量互相靠攏,然後作肩關節外展動作,兩個胳膊肘往外撇,反复20次以上。

(7)梳頭:

患者用患肢梳理自己的頭髮,先從患側梳起,從前梳到後,然後再梳健側的頭髮,也是從前梳到後。

(8)體後拉手:

雙手伸向背後,健手握住患手,將患手向健側的斜上方反复牽拉,然後漸漸向上拉動,反復進行。

(9)外旋鍛煉:

患者背靠牆而立,患側上肢握拳並屈肘,做肩部外旋動作,就是我們常說的活動肩關節的環轉運動。 盡量使拳背碰到牆壁,反復進行。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