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師傅FB連結
台南按摩--勝南傳統經絡調理 *為確保服務品質,全採預約制(拒接無來電顯示號碼) 預約電話 : (1) 中華:0988028891 (2) 台灣:0983466891 *服務時間 : AM 10:00- PM 10:00 *服務地點 : (1) [店面] 中西區 金華路四段107號 (2) [工作室] 東區 自由路2段175巷38弄16號6樓之2 台南按摩 徐師傅傳統經絡推拿按摩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imagesCAXE7HOS

按摩/保健/民俗調理]→

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證狀的傷科病證 。主要包括現代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椎管狹窄症等。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

按命門穴:站位或坐位。用一手或兩手拇指按住命門穴。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用力按住該穴至感覺有點酸脹,然後揉動數十次。

揉腎俞穴:體位同上。用一隻手的拇指按住腎俞穴。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門穴的外側約兩個手指寬處。用力按住該穴時即有酸脹感,按到有足夠的酸脹反應後,再揉動數十次。然後再用另一隻手按另一側腎俞穴並揉動。

擦腰:站立,兩腳分開同肩寬。兩手握拳,拳眼側貼著腰部用力上下擦動。擦動從骶部開始,從下往上,盡可能高,擦動的速度要比較快。每次擦數十次,直至覺得皮膚發熱為止。

揉臀:體位同上。用一隻手掌的大魚際處貼著同側臀部,順時針或逆時針揉動數十次,然後用另一隻手揉另一側臀部。有疼痛的一側臀部要多揉。

推腰臀腿部:先左弓箭步站立,叉腰。用右手掌,虎口分開,拇指在前,推住同側腰部,然後用力向下推,經臀一直推到大腿和小腿為止,身體也隨著向右側彎。然後右弓箭步站立,用左手推左側腰臀腿部。交替推4~10次。

推腰部:站位,兩腳分開同肩寬。兩手叉腰,拇指在前。先用右手掌從右腰部開始推,向前和向左;然後用左手掌從左腰部開始推,向後和向右。推數十次,也可反方向推。

彎腰捏腿部:站位,也可坐床上。兩腿伸直,慢慢向前彎腰,同時用兩手捏大腿和小腿前面的肌肉,捏到盡可能低,最好到足背處,反復5~10次。向前彎腰時,頭要昂起。

捶腰:體位同上。兩手握空心拳,用拳眼輕輕捶擊兩側腰部,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共20~30次。

溫馨提示:由於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所以患者應先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後,再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按摩方法。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保健/民俗調理]→

體液(血液、淋巴液)的正常循環才是“健康的捷徑”   

淋巴液失調是諸病的根源

中醫的推拿術是以全身推拿骨骼調整消除肌肉、神經緊張、硬結體液的淨化自然治癒力的增強--這幾種治療法為基礎,特別是的“體液淨化”是指血液或是淋巴液正常流通,正常體內循環的意思,如此才是「健康體」。

骨骼的不吻合或歪斜會產生「疼痛」或「發麻」,那麼體液的不暢通則會阻礙降低人類本來就有的「自然治癒力」,這就是導致重病的根源。

 

簡單的說,「體液」是指「血液」和「淋巴液」二種。

血液是身體上任何部分若割傷時所流出的紅色血。而淋巴液最容易了解的說法是,當手腳擦傷時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汁,或者說是被火燙傷時起水泡中的膿汁,就是淋巴液。

關於淋巴液在身體內的主要任務,和血液一樣在全身不停的循環,如同機油一樣任務的就是淋巴液,而在身體中,所有細胞的間隙都為淋巴液所填滿。

淋巴液的作用就是把氧氣從微血管送到各細胞,或者吸取二氧化碳、給予營養,搬運體內的廢物,不斷的進行新陳代謝。

特別要注意的是,各種的營養素是由血液運送到全身,只有脂肪先被膽汁消化成為乳狀,存於淋巴再輸送到全身。

這就是推拿術最重視的“淋巴液的流程”,當淋巴液循環不良時,身體內脂肪的代謝就不能流暢的進行,結果就有各關節的動作遲鈍、身體僵硬--這兩種症狀出現。

也就是說,身體內脂肪循環不良時,會容勿造成腳踝扭傷或是閃腰,有時是椎間盤凸出、肩膀酸痛、脖子僵硬等可怕的疾病。

另外,淋巴液的流動不正常的話,全身皮膚會乾而粗糙,引起凍瘡、痱子等種種的皮膚病,也會變成對於外界刺激一點都無法抵抗的過敏性體質。

再者要注意的是,因為淋巴液也進行「水份代謝」,所以,如果循環不良,人體的水份代謝則產生異常,唾液分泌不能正常進行,那麼痰、胃液的正常分泌將無法補充。

 

女性最常見的便秘等,原因即在此,水份不足會引起慢性化的腸內異常。

相反的,有的人會因為水份異常而有慢性下痢,因便秘而肚子痛,不斷的受到病的折磨。

一般進行推拿療術的患者,多為的是骨骼病、皮膚病、內臟失調等,這都可說是淋巴液無法循環所造成的。

 

那麼,淋巴液的循環是什麼地方所控制的呢?事實上是在脾臟,如果脾臟不好,淋巴液就不暢通,而脾臟機能減弱,是因為現在以肉食為中心的動物性脂肪攝取過多,接著是化學藥品的亂服,還有農藥或中性洗劑使用不當所造成。

所以,使脾臟功能正常是治療各種疾病的第一步,避免亂服藥物,不要攝取過多的脂肪等,而首先要從飲食生活的改善和環境淨化開始做起。

而能使脾臟機能活性化的,雖然有各種自我療法及施術療法,但還是以全身推拿來改善血液及淋巴液的流暢的效果最好。

 

強化自然治癒力,必先改善血液循環

血液就像淋巴液一樣,用不著特別說明,任何人都知道,血液也是一樣,如果在體內循環不良而滯留,就會引起各種疾病。

現代醫學強調“血液是經過心臟的幫浦作用,在全身循環”。

但是中醫學卻認為,血液循環不只是經過心臟來進行,雖然心臟會進行送出和吸入的動作,但僅僅如此的話,血液將不會循環全身。

從心臟到全身,然後再從末端到心臟--重要的是末端部。所謂手腳麻木就是這種狀況,它是因為血液無法循環所引起的疾病,如果心臟健全的話,就能將血液輸送出去,但問題是血液回來的能力

 

為了改善循環,手腳要經常活動。

運動不足或不經常走動的人,容易引起冷虛症或充血;就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而容易暈車的人也有這種傾向。當然麻木或風濕病也是一樣。

那麼,如何治療呢?定時接受全身推拿的保健,再加上手足反射全息療法的功用就是利用這種方法,也就是“以手腳心為中心的肌肉收縮作用,從上方下方把血液推起而到心臟的原理,對於被認為無法治癒的心臟病、冷虛症、胃腸病等相當有效,可以一試。

如果血液循環正常的話,不管是受傷或是疾病,都能強化自然痊癒力,而且身體容易恢復正常和健康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103

[按摩/保健/民俗調理]→

現代的社會,大家生活節奏極為緊張,工作壓力沈重,現代人很容易處於亞健康狀態,即一種界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

經常表現為﹕頭痛、胸悶、失眠、乏力、食慾差、頸肩腰背酸痛,身心疲憊……細究之,亞健康可包含前後銜接的幾個階段﹕健康—輕度心身失調—潛臨床—前臨床—不健康(疾病)。

亞健康狀態各個階段之間盡管有時界限不十分清晰,但它們的關系就像相互銜接的列車一樣。“生命列車”一旦啟動,常常只向前行進,健康一旦遠去,特別是從“潛臨床”進入“前臨床”或不健康狀態後,多半是有去無回的,所不同的只是“行進”速度的快慢。

  

健康是人生事業、家庭的重要基礎,身體健康是自己的幸福,也是家人的幸福,如果能夠及早採取一些預防保健措施,我們還是可以減緩或者阻滯亞健康的發展,甚至回復健康狀態。

在許多醫療診治方法中,中醫推拿是頗具價值的一種方法。它以臟象,經絡理論為指導,通過巧妙的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具有舒經通絡,行氣活血,扶正祛邪,調節臟腑等功能,使身心健康和諧。

因其舒適,安全,有效,無副作用,歷來深受民眾歡迎,並適合各年齡層。

  

現代研究表明,推拿保健可以消除全身疲勞,恢復體力和緩解精神壓力;提高睡眠質量;可以調節神經,增加心理的穩定性。

可見,保健推拿對於調節亞健康狀態有明顯的作用。

當然,亞健康與不良生活方式及行為關係密切,故進行行為上修正十分必要。如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起居無規律,嗜煙嗜酒;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學會及時,有效地表達或宣泄情感等等。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季來臨,你是不是正在為減肥犯愁呢?運動太累,節食忍不了,還有別的減肥方法嗎?下面小編就介紹一個懶人減肥法--中醫的循經推拿法。通過刺激穴位就能達到瘦身目的,最適合懶人一族了。

 

  “循經推拿減肥術”是運用中醫學傳統推拿手法,在肥胖患者身上,循著經絡走向進行推拿,並針對特定穴位,進行重點刺激,達到減肥目的,也可以說是懶人減重推拿法。

  循經推拿特點

  這種不靠藥物的自然療法,可對經絡系統及臟腑功能進行調節疏導,達到清胃熱、利水濕、助脾運、活氣血,使體內蘊積的脂肪消解。它的特點是,能有效減輕肥胖患者的異常饑餓感和疲勞感,增強食量控制的能力,少吃多動,進而達到減肥目的。

  “循經推拿減肥術”重點,是針對脾經、胃經、肺經、膀胱經經絡及特定穴位,進行推、拿、點、按、揉、摩、滾等手法刺激,通過推拿,讓肥胖者的能量代謝達到負平衡,以便消耗身上多餘脂肪,患者也需要限制飲食量,尤其是高熱量食物。

  循經推拿做法:

  肥胖患者可以按照下面介紹的方法,在家中進行自我推拿減肥。

  1.拿頸前部,摩頸後部

  拇指與食指相對,握拿頸前部喉節兩旁,自上而下,左右手交替,各30遍;四指併攏,摩擦頸後風池穴,左右各30次。

  2.橫摩鎖骨下區

  四指併攏,用指端螺紋面在對側鎖骨下區橫向左右摩擦,左右手交替各30次。

  3.推腹部

  兩手掌伸開,掌心對著腹直肌,用掌根沿腹直肌方向自上腹部推向下腹部,左右手交替各30次。

  4.摩腹部

  雙手掌疊壓,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摩腹,再換逆時針方向,各按摩30圈。

  5.擦腰眼

  兩手握拳,拳眼對準腰眼,上下摩擦腰眼,左右各30次。

  6.摩股三角

  雙手掌根部著力在大腿上端內側股三角部位,上下摩擦,各30次。

  以上手法,堅持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或在閒暇時隨時做。可以促進全身淋巴及血液迴圈,舒筋活血,加速體脂肪代謝,消除異常饑餓感和過度疲勞感,可以收到較好的減肥效果。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子午流注納支法十二經脈的氣血循行,一天中的24小時分佈,從半夜子時,即23時至次日1時為氣血輸注膽經起,按順序。

一、納子法

  子午流注納支法十二經脈的氣血循行,一天中的24小時分佈,從半夜子時,即23時至次日1時為氣血輸注膽經起,按順序。相推時辰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經脈為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

二、補母瀉子配穴法

  補母瀉子配穴是根據臟腑配合時辰,結合各經症狀的虛實,通過十二經的井滎輸經合(五俞穴)的五行關係,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原則來配穴施行推拿補瀉手法以治療疾病。推拿手法之瀉法有:點、掐、撥、擦;補法有揉、摩、推、拿法。
  三、主客配穴法

  十二經脈氣血流注是以天為迴圈的,起於肺經寅時(3~5時)終於肝經丑時(1~3時),每經歷時2小時一個時辰。凡某時所注氣血的經脈,在推拿治療時該經即為主經,穴位就為主穴。其他經脈就為客、輔助經、輔助穴。在流注推拿中,如該經脈或臟腑病變為實證,在主經上可逆推,在主穴上可重瀉,其他經脈、經穴上可施以補法;如該經或臟腑病變為虛證,在主經上可順其經脈推之,在主穴上可緩揉以補之,其他經脈經穴上可施行推拿瀉法。一般主客配穴法,以主為重點施以推拿,其他為客,是輔助治療。

  四、母子經配法

  在五行相生關係中有“生我者母、我生者為子”。在氣血流注母或子時,進行一定的推拿手法以調整氣血、平衡陰陽,防病治病。經脈之間也有五行母子關係,根據補母瀉子法來選擇經脈穴位治療即為母子經配法。臨床上有二種方法:

  1.補母養子如肺經虛弱,金為土之子,即土生金,當脾土氣血流注時,可以補母養子,即健脾潤肺。推拿手法可採用補法:點揉中脘、梁門、建裏,從腰椎往上推行督脈,揉撥足三裏、大都等穴。

  2.調子孝母如心火虛弱,不能生土之子,土為金之子,即火生土,當脾土氣血流注時,可調子孝母,即調脾寬心。推拿手法可採用瀉中有補的方法,通瀉脾胃之火。點壓中脘、天樞,重掐足三裏、太白,從天突穴往下推任脈。因數一般弱於母,故瀉不可太過,應溫被脾胃之虛,掌揉脘腹,按揉大都、太白等穴。

  五、開穴通閉穴法

  根據子午流注納支法按時循經取穴法,氣血流注經脈的經穴為開穴,而其未經流注的經脈之經穴為閉穴。臨床上可以通過推拿手法以開穴通閉穴之法連通經脈。一般子午為陽,為晨起午前之時;午子為陰,為午後夜晚之時。子午時推拿可以陽經開穴通連陽經閉穴,午子時推拿可以陰經開穴通連陰經閉穴。如辰時 (7~9時)為大腸經氣血流注,可點、按、推、拿大腸經開穴曲池、二間、商陽、合穀等穴,通連推拿胃經閉穴三裏、沖陽、厲兌、解溪等穴,調通膽經閉穴俠溪、陽輔、臨泣、丘墟、日月等穴。如酉時(17~19時)為腎經氣血流注,可點、按、推、拿腎經開穴複溜、湧泉、陰穀、太溪等穴,通連推拿心包經閉穴中沖、大陵,勞宮等穴,調通心經閉穴少沖、神門、少府等穴。

  六、內外經脈相引法

  十二經脈臟腑氣血流注程式,也是各臟腑間互為表裏轉化的關係。其中肺經、心包經、心經、腎經、脾經、肝經為裏傳表。氣血流注從內行外,疾病的生變也可從裏透外。臨床上施以推拿,可借助氣血流注關係由裏傳表,活血化瘀,祛邪托毒。具體方法有:

  1.順水推舟用手指或掌順經脈流注推行。

  2.前引後推在表經穴上揉、捏、擦,在裏經穴上點、壓、推。

  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胃經、膀胱經、膽經為表傳裏,氣血流注從外行內,疾病的生變,~外邪可隨之深化傳裏。臨床上施以推拿,可瀉表托裏,防治內患,固裏束表。具體方法有:

  1.閉門阻邪用手指或掌揉、按裏經。調經活血,防邪固經。

  2.前阻後切用手指或掌根緩摩裏經穴,重按、點、掐瀉表經穴。

【主治病症】

  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推拿之臨床療效,一般推拿所宜之病症子午推拿均適宜,但本療法主要用於臟腑經絡之病患,在此不一一贅述。

  【注意事項】

  1.推拿注意事項同其他療法。

  2.必須掌握納支法,並要熟悉子午流注之時辰及經脈。對五俞穴及經脈之五行相配與流注順序在臨床上能熟練應用。

  3.要瞭解母子之多種含義,即經脈之母子、臟腑之母子、五俞之母子、五行之母子,在臨床上可靈活掌握,不拘泥於常規方法及時辰限制。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mw_pO2vbDWYGf4i16tmqQ

[按摩/保健/民俗調理]→

在臨床上,按摩對性功能障礙有一定的作用。按摩能固補腎陽、疏經通絡、行氣活血,使得性功能“上一個臺階”。

按摩小腹。主要針對肚臍到外生殖器之間的小腹部,兩側以左右髂前上棘為界限。按摩時,仰臥在床上,雙手相疊置於小腹中間,緊壓腹部,慢慢按摩,以每分鐘10次左右的頻率進行,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按摩可持續5分鐘。

按摩睾丸。男性在臨睡和起床前,躺在床上,兩腿自然伸直、稍分開。搓熱雙手,一手按住小腹,另一手的拇指、食指圈住睾丸,將其置於虎口位置。用餘下三指輕輕捏睾丸,默數81下。然後左右換手,在另一側睾丸重複。按摩時思想要專一,若陰莖勃起,務求克制。按摩完睾丸後,可一手沿肚臍搓圈,順逆各81次。要注意的是,按摩睾丸時手法宜輕不宜重,把握輕、柔、緩、勻的原則。此外,某些生殖系統的器質性病變患者不宜採用此方法,如附睾炎、睾丸結核等。

按摩腰骶部。坐在椅子上,兩手五指併攏,兩掌適當用力,同時按揉兩側腰骶部,持續5分鐘左右。再用兩拇指按揉腎俞、命門穴,各1—2分鐘。然後用右掌橫擦腎俞、命門、八髎穴部位,以透熱為宜。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097

拔伸法又稱抻法、拽法,因需用力牽引或牽拉,又稱牽引法。操作時用力應穩而持續,要根據不同的部位和治療的需要,掌握好拔伸的力量和方向,切不可突然大力猛烈牽拉,以免引起不良後果。很多情況下拔伸法又參加到複合手法中使用。

  頸部拔伸法,有兩種操作方法:

  ⑴ 坐位頸部拔伸法

  【操作要領】患者正坐,術者站在其後,以雙手拇指頂住枕骨後方(亦可置於風池穴上),用兩前臂分別壓在患者兩肩。雙手拇指的向上頂推力及雙前臂的下壓兩肩的力,使頸椎處於持續的慢慢向上拔伸的力量中(形成拔伸)。
  【作用與應用】舒筋通絡,解痙止疼,滑利關節,可用於治療落枕、頸部扭挫傷、頸椎病等。

  ⑵ 仰臥位頸部拔伸法

   【操作要領】患者仰臥,雙肩緊靠床邊,使頭頸部懸於床外,助手站于患者一側,雙手置於患者雙肩部,術者坐于患者頭側,一手置於患者下頦部,一手置於患者枕後,與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徐徐拔伸患者頸椎。

   【作用與應用】解痙止疼,滑利關節。多用於治療頸椎病及環樞椎半脫位。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傳統理論認,人在正常生理狀態時,面部色澤表示人體精神氣血、津液的充盈與臟腑功能的正常,由於精氣內含、容光煥發,所以正常人的面色應是光明潤澤。

相反,人體在疾病狀態時的面部色澤。如暗黃、灰土、蒼白,稱為病色。量臨床實踐證明,外在的色澤變化不僅與相應臟腑病變有關,而且反映定病邪性質。如青色反映肝病,蒼白反映肺病,赤色反映心病。從些意義上講,治病與美容,養生與養顏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內臟功能正常,人體才能真正達到容光煥發,青春永駐。

其次中醫講辯證論治,既透過現象看本質,比如黃褐班有風邪侵襲、疾濕內蘊、瘀血阻絡等不同病因病機。其針對的三法分別為祛風消班。除濕消斑和化瘀消斑,不僅指導用藥,也指導經絡療法。如針刺、刮痧、拔罐等。

既然是內臟失調,那麼既選擇相關臟腑經絡加以刮痧,失衡的臟腑工作正常了,給皮膚提供的養份了,氣血調達了,膚色就正常了。又如月經不調、瘀血血塊多,也必然反映到皮膚上,多為斑疹、痘。近年研究發現“黃褐班”是瘀血形成的,怎樣活血化瘀,可採用中藥內服也可以針刺,也可以刮痧。我們十分贊成刮痧,是因它好掌握。只要你有一點文化,一點點力氣,一點點醫護常識,參照我們的教材就可以學會了。如果你想深造掌握多刮痧手法,歡迎您來學習,學習班上我們會手把手的教您美面、美體手法,因侯教授是從小學習按摩、針灸的,所以他的技法非常獨到。刮痧是一種技能,手法非常重要,尤其是美容。而他又搞多年刮痧,從中悟出真諦,刮痧與按摩手法結合,應用于美容上。既可有近期療效又如遠期療效。近期可以看到立竿見影之效,遠期可以在三年五年之內停止衰老,停止出皺,實是美容妙方。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保健/民俗調理]→

保健按摩的常用14種手法:(1)推法;(2)擦法; (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擊法;(9)抖法;(10)運拉法;(11)拿法;(12)滾法;(13)刮法;(14)掐法。

  1.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著力於被按摩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為推法。輕推法具有鎮靜止痛,緩和不適感等作用,用於按摩的開始和結束時,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間。重推法具有疏通經絡,活血散瘀,緩解痙攣,加速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於按摩的不同階段。

  2.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緊貼在皮膚上,作來回直線的摩動為擦法。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鎮靜止痛,能提高皮膚溫度,增強關節韌帶的柔韌性等作用。輕擦法多用於按摩開始和結束時,以減輕疼痛或不適感。重擦法多插用於其他手法之間。

  3.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於一定的部位上,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的手法為揉。具有加速血液迴圈、改善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活血散瘀、緩解痙攣、緩和強手法刺激和減輕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根揉,多用於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用於關節、肌腱部。拇、中指端揉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4.揉捏法。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併攏,手成鉗形,將全掌及各指緊貼於皮膚上,作環形旋轉的揉捏動作,邊揉邊捏邊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進的手法為揉捏法。具有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能增加肌力和防治肌肉萎縮,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肌肉疲勞和活血散淤止痛等作用。多用於四肢、臀部等肌肉肥厚處,常與揉法交替使用。

  5.搓法。用雙手挾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對用力,方向相反,作來回快速地搓動的手法為搓法。具有疏經通絡,調和氣血,鬆弛組織,緩解痙攣,加速疲勞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作用。適用於腰背、脅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和肩、膝關節處最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後階段使用。

  6.按法。用指、掌、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秒),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鬆的手法為按法。具有疏筋活絡,放鬆肌肉,消除疲勞,活血止痛,整形復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適用於經絡穴位,臨床上常與拇指揉法相結合,組成“按揉”複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應及緩解用力按壓後的不適感,掌按法多用於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發緊、也用於關節處,如腕關節、踝關節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點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7.摩法。用食指、中指、環指指面或手掌面著力,附著於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連同前臂,作緩和而有節奏的環形撫摩活動的手法為摩法。具有和中理氣,消積導滯,調節腸胃蠕動,活血散瘀和鎮靜、解痙、止痛等作用。該手法刺激輕柔,緩和舒適,常用於按摩的開始,以減輕疼痛或不適;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治療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痛經等病症。

  8.拍擊法。用手掌或手的尺側面等拍擊體表的手法為拍擊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擊法和切擊法3種手法,均具有促進血液迴圈,舒展肌筋,消除疲勞和調節神經肌肉興奮性的作用。多用於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處。緩緩的拍打和叩擊,常用於運動後加速消除疲勞;用力較大,頻率較快,持續時間短的切擊,常用于運動前提高神經肌肉興奮性。單指或多指的叩擊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9.抖法。分肢體抖動法和肌肉抖動法兩種。肢體抖動法時,用雙手或單手握住肢體遠端,微用力作連續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動。肌肉抖動法時,用手輕輕抓住肌肉,進行短時間的左右快速抖動。具有疏筋通絡、放鬆肌肉、滑潤關節的作用。多用於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關節,常用於消除運動後肌肉疲勞,是一種按摩結束階段的手法。、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頭面部

  1.一指禪推法

  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術者用一指禪推法自印堂穴推向神庭穴,再自攢竹穴經陽白穴、太陽穴向上推至頭維穴;然後自左睛明穴沿上眼眶向外、沿下眼眶向內至目內眥,推向右睛明穴,按照上 眼眶向外、下眼眶向內的順序作∞字形環轉推三遍;再由睛明穴推至迎香穴,隨後環唇推至承漿穴,再經地倉、頰車穴推向下關穴。

  2.拿五經

  患者取坐位,術者以五指拿頭頂督脈和兩旁的足太陽、少陽經分佈區,自前發際經頭頂向後拿至枕部,止于兩側風池穴。

  3.掃散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指峰自太陽穴經頭維、耳後高骨向後推至風池穴,左右各3~5遍。

  4.掌抹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以大魚際外側端按住前額,隨後分向兩旁,經陽白、太陽、耳上至風池穴。

  (二)項背部

  1. 一指禪推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自枕骨下經風府推至大椎穴,再以蝴蝶雙飛勢重點推風池穴,然後自風池經天柱推至大抒穴。

  2.滾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以滾法從枕骨下經風府、大椎、肩中俞滾至肩外俞。在滾法操作同時,配合以頸椎關節前屈、後伸、左右旋轉或側屈的被動運動。

  3.拿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單手拿雙側風池穴,再拿兩側肩井穴。

  4.按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用拇指分按風池、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

  5.搖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一手扶住頭後枕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頦,輕緩地作小幅度被動環旋活動3次。  

  (三)胸腹部

  1.一指禪推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推胸部膻中、乳根穴及腹部的上脘、中脘、天樞、氣海穴。

  2.分推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以兩拇指偏峰自膻中穴分推到兩乳頭內側部。

  3.擦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用全掌自鎖骨下橫擦,由中府、雲門,逐漸下移擦至膻中、兩乳根、鳩尾穴。

  4.搓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用兩手四指指腹及掌部挾住兩脅部搓動,自上而下3~5遍。
      
       5.摩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用食中環三指摩膻中穴,再用食中環三指或掌摩腹部的中脘、天樞、氣海穴,或全掌環轉摩腹部。

  6.推摩法(複式手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以一指禪推法推中脘→天樞→氣海穴,另三指用摩法隨同操作。或用三指摩法摩上述穴位,一指禪推法隨同操作。

  7.揉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以中指指腹揉天突、膻中、中脘穴,掌揉神厥穴。

  8.按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以拇指按中脘、氣海、足三裏穴。

  (四)肩及上肢部

  1.—指禪推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以一指禪推法:自肩髃推向肩前→臂臑→曲池穴→手三裏穴,再自肩井推向肩折髎→肩貞→天宗穴。

  2. 滾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術者用掌背滾肩關節前緣,配合以肩關節內旋、外旋及外展等被動運動;再滾肩關節外緣,配合以肩關節內旋後伸等被動運動;再滾肩關節後緣,配合以肩關節內收及前上舉等被動運動;再滾肘關節、前臂、腕關節及掌指關節,配合以相應的各關節被動運動。

  3.按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以拇指指腹按肩前、肩髃、肩髎、肩貞、天宗、臂臑、曲池穴。

  4.拿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拿肩前曲池、合穀、極泉、少海等穴。

  5.撚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分撚五指。

  6.搖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一手扶肩,另一手托住肘臂部轉搖肩關節,順逆方向各3~5次;再大幅度搖肩關節,順逆各3~5次。

  7.搓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以兩掌按住肩關節作環形搓動,隨後徐徐向下至手臂,改為上下搓動,直至腕部。

  8.抖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兩手握住腕掌部緩緩抖動,伎波動感自腕經肘直至抖肩部。

  9.擦法

  患者取坐位,裸露上肢及肩部,術者用手掌大魚際分別擦肩部、肘部、臂部、腕部及指掌部,以熱為度。

  (五)腰及下肢部

  1.滾法

  患者取俯臥位,術者先滾腰背兩側豎脊肌及骶部,配合以腰及髖關節後伸的被動運動;再滾臀部→大腿後側→膕窩→小腿後側→跟腱。然後改換仰臥位,滾腹股溝→內收肌→股四頭肌→膝關節→小腿

前外側→踝關節→足背部。

  2.按法

  患者取俯臥位,術者指按腰背部腧穴(如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八髎、環跳、殷門、委中、承山、昆侖、太溪、丘墟、商丘、足三裏等穴。

  3.擦法

  患者取坐位,術者先橫擦肩背,逐漸下降至腰骶部,再直擦脊柱及兩側豎脊肌部,以透熱為度;患者再改換仰臥位,擦其膝關節內外側及踝關節內外側。

  4.搖法

  患者取仰臥位,術者分別轉搖其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

  5.扳法

  患者先取側臥位,作腰部斜扳手法,左右各1次;再改換坐位,作腰椎旋轉扳法;最後改為仰臥位,作被動直腿高舉動作。

台南專業按摩徐師傅0988028891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