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師傅FB連結
台南按摩--勝南傳統經絡調理 *為確保服務品質,全採預約制(拒接無來電顯示號碼) 預約電話 : (1) 中華:0988028891 (2) 台灣:0983466891 *服務時間 : AM 10:00- PM 10:00 *服務地點 : (1) [店面] 中西區 金華路四段107號 (2) [工作室] 東區 自由路2段175巷38弄16號6樓之2 台南按摩 徐師傅傳統經絡推拿按摩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10354220_691734050882145_9060684336264353221_n  

敲膽經的10大功效

1.瘦身、改善下半身肥胖
「減少體內脂肪堆積」。
可以針對「腰部、臀部和大腿外側脂肪」。

2.改善頭痛
改善偏頭痛的症狀。

3黑髮回春
減少白髮生成。

4.改善脂肪肝
強化肝臟解毒功能,改善脂肪肝。

5手腳不冰冷
促進身體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6.改善經痛
幫助生理期更順暢。

7.補血、養血
幫助造血,改善貧血。

8.預防膽結石
促進膽汁分泌,預防膽結石形成。

9.改善失眠
解決淺眠、失眠的問題。

10.排毒、清宿便
加速新陳代謝,促進宿便排出,幫助排毒。

敲膽經的方法
1. 身體直立,一隻腳踩著小板凳,膝蓋彎成90度。

2. 位置:
從大腿外側「環跳穴」開始,到膝蓋外側的「膝陽關穴」。

3.「敲打順序」:
環跳穴 → 風市穴 → 中瀆穴 → 膝陽關穴。

4.「敲打方式」:
以每秒兩下的節奏敲打,
一回敲打四個穴道,每天敲左右腿各五十回。

不宜敲膽經的時機?
1. 飯後一小時、及晚上11點之後別敲。
2. 孕婦、女性生理期間不要敲。
3. 老人和體弱者:要減半敲打次數。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50960_686731821382368_1040145568340027471_n  

黑木耳的營養價值高於白木耳,其中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能有助於解決便祕症狀,也有助於保護腸胃、美容養顏與強化免疫能力。不過在食用禁忌方面,因為黑木耳具有活血功效,故女性需注意避免在生理期食用。[14]

民間醫藥
黑木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一定的藥用價值,《飲膳正要》稱其「利五臟,寬腸胃」。《隨息居飲食譜》載:「補氣耐飢,活血,治跌扑上,凡崩淋血痢痣患腸風,常食可愈。」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注意養生,嗜食薏米和木耳,有詩曰:「唐安薏米白如玉,漢嘉木耳脯美勝肉」,所以「八十身猶健,生涯學灌園」。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木耳生於朽木之上,無枝葉,乃濕熱餘氣所生。曰耳、曰蛾,象形也;曰柿,以軟濕者佳也。曰雞、曰土從,因味似也。」

黑木耳含有人體必須的8種胺基酸,維生素B2含量是米的10倍,新鮮的黑木耳每100克含鐵98毫克,含量是肉類的100倍以上,鈣質為肉類的30倍。黑木耳含有的豐富膠質,對人體消化系統有良好的清潤、補氣益智、潤肺補腦作用。其清腸、潤肺功效對肺虛咳嗽、久病體虛,肢體麻木具有功效。此外亦具止血作用,主治咯血、吐血、血痢、崩漏、痔瘡出血、便秘帶血等。黑木耳中的多醣成份,具有抗腫瘤活性,對腫瘤有一定預防效果,亦能減少血液凝塊、緩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

藥理學
黑木耳一直是醫藥應用研究的主題。在1980年代的實驗中,小鼠被人工植入180種腫瘤,結論顯示從黑木耳分離的葡聚醣具有強大的抗腫瘤特性,[15]此研究有異於早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結論,雖然表明從其他幾個真菌物種水提取物有抗腫瘤作用,但從黑木耳提取物中卻沒有。[16]此外,利用小鼠作實驗,針對遺傳糖尿病的研究中發現,從黑木耳提取的多醣有降血糖作用。用包括多醣的食物餵養的小鼠,能降低從食物中攝取的血糖、胰島素和尿葡萄糖。[17]

另一種從黑木耳提取的酸性多醣(主要是由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組成),具有抗凝血特性。文章的結論是,「從這些蘑菇的多醣構成的化合物,可能成為對抗血凝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新來源。」[18]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37173_270661356462409_7801310736115993333_n  

按摩紓壓要注意喔!(請找專業理療按摩師)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06548_688922237829993_6847397935057243244_n  

正確預防胃食道逆流 
專業醫師的7個提醒

常常吃完甜點就覺得「火燒心」?或是胃口大開,吃太多重口味食物,導致胃酸過多、湧上喉嚨?

這些都是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若有咳嗽、聲音沙啞、胸痛等症狀,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

胃食道逆流指的是胃酸上逆至食道、咽喉,由於食道不像胃一樣有胃黏膜保護,可以不受胃酸(強酸)的傷害,若是胃食道逆流,還有可能引起食道潰瘍、喉嚨發炎等情形;若因此反覆傷害食道,還可能讓食道黏膜組織產生病變、致癌。

胃食道逆流經常發生在男性、肥胖者或是孕婦身上,或是有抽菸、喝酒習慣的人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

若吃太多重口味食物,也會導致胃酸過多;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

多位醫師提供了預防胃食道逆流的7個提醒:

1. 吃飽不要馬上平躺、趴睡

為了預防胃食道逆流,應避免吃飽飯立即平躺或趴睡。
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建議,若要躺下,利用枕頭墊高15~20公分較佳。

2. 午休趴睡記得放鬆褲頭

消化內科醫師曾指出,腹腔壓力過大就容易導致胃酸逆流而上。
如果真的需要午休趴睡,記得放鬆褲頭以減少腹腔內壓力。

3. 不要同時吃飯、喝湯或飲料

中醫師曾指出,一邊吃飯一邊喝湯會讓人減少咀嚼次數,加快吞嚥食物的速度,容易消化不良。
雙和醫院消化內科醫師曾於受訪時表示,湯湯水水會讓食物膨脹,更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

4. 少碰刺激性食物、容易產生胃酸的食物

刺激性食物如酒類、咖啡、濃茶、綠茶、麻辣鍋等容易造成胃部不適,應該盡量避免過量或空腹食用。
甜點、糯米以及炸物等,都容易產生胃酸。
中醫師也指出,辛辣、燒烤、油膩食物及醃漬物等,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

5. 睡前避免大量飲水、少吃消夜

由於睡前飲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睡前3小時內應少喝水、少吃宵夜。
消化內科醫師指出,晚上9點之後吃炸物或高熱量食品,會讓胃部無法消化,若在胃部還有食物的情況下躺臥、入睡,當然就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因此建議每餐吃七分飽、晚上9點之後避免吃高熱量消夜。

6. 感冒亂服成藥恐傷胃黏膜

使用藥物時,應該經由醫師開立處方,來路不明的藥物可能損傷胃部黏膜。
中醫科醫師表示,許多感冒成藥所含的解熱鎮痛成分容易傷及胃黏膜,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應該謹慎使用。

7. 腹圍過大者,適當減重也減腹壓

肥胖會讓腹腔壓力升高,易引發胃食道逆流,應透過飲食管理、規律運動來維持適當體型。
腸胃科主任提醒,若是為了減肥而穿塑身衣,反而會加大腹壓,讓胃食道逆流變得更嚴重,應注意避免。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75338_687964651259085_6393812778168508889_n  

80%以上慢性疾病都與脊椎錯位有關
脊椎錯位又與神經系統有關
神經系統又牽扯影響著全身

眼睛有問題去看眼科,心臟有毛病去看心血管內科,咳嗽去看呼吸科,不孕不育去看生殖科,這已經是所有健康出了問題的人不二選擇。

可是,有很多慢性病,醫生沒看錯病,也沒開錯藥,病人吃了幾年、十幾年的藥就是治不好,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頭痛醫頭、心痛醫心、腳痛醫腳並沒有錯,但如果頭痛、心痛、腳痛是脊椎壓迫神經導致的,而治療方法還是沒變,那麽就永遠也治不好,更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原因。

大量臨床科學研究證實:80%以上慢性疾病都與脊椎錯位、脊神經被壓迫有關。

而得了疾病的人,幾乎沒有人去找過疾病的真正原因——脊椎錯位,即便是醫生自己也知道的不多。

它號稱是:本世紀最大健康殺手

注意看,關於生命的健康,它比飲食、運動重要一百倍。

壹、頸椎錯位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

人體頸椎神經受壓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長時間低頭工作(打電腦),枕頭太高或太低。

因睡眠或不良姿勢而長期改變頸椎的正常弧度造成頸椎前突消失,而壓迫神經及椎動脈,造成頸部、肩部、手肘及手部的酸麻疼痛或無力,或引起腦部缺氧、頭暈、頭痛、失眠及腦神經衰弱等問題。

僵硬的頸椎不但會引起上述癥狀,亦會因血壓上升而造成中風及腦血管病變。

各部頸椎神經與相關疾病(C代表頸椎節):

C1:腦供血不足、頭暈、偏頭痛、失眠、嗜睡、健忘、倦怠、頸性高血壓。

C2:頭痛、頭昏、失眠、嗜睡、耳鳴、眼框痛、視物模糊、眼幹澀、鼻塞、過敏性鼻炎.。

C3:眩暈、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視力障礙、失聽、濕疹、牙痛、張口不能。

C4:頭昏、唉逆、咽喉痛、惡心、弱視、雙手麻木、鼻塞、牙痛。

C5:胸痛、心動過緩、喘哮、血壓波動、發聲嘶啞、惡心、頸肩僵硬、火氣大、肩周炎。

C6:咳喘、咽喉痛、血壓波動、扁桃體腫大、落枕、肩部疼痛、拇食二指麻、上肢外側麻痛。

C7:咽喉痛、哮喘、氣短胸悶、甲狀腺病、第4、5指麻痛、頸根肩胛痛、肩膀硬化、傷風、上肢後側內側麻痛。

此外,內分泌失調、肥胖、走路易跌倒失衡、腦神衰弱都與頸椎有關。
  
二、胸椎錯位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

胸椎受肋骨的保護,對於輕微創傷較難察覺,因此常常被忽略診治,時間壹長引發各種慢慢性疾病,人體胸椎神經壓迫的原因,大都出自胸椎側彎。

引起胸椎側彎的原因最常見於長期姿勢不正、單邊肩挑重物、單邊運動,造成兩側胸椎肌肉松緊度不均。

如果受到外力重擊,車禍或碰撞等,會引起胸椎神經受壓迫引起各種健康問題。

各部胸椎神經與相關疾病(T代表胸椎節):

T1:氣短、咳喘、早搏、氣急、肘手痛、手軟無力、上臂後側麻痛。

T2:氣短、胸悶、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絞痛)、肩膀硬化、上臂麻痛。

T3:肺疾病、支氣管癥狀、易患感冒。

T4:胸痛、胸悶、冠心病(心絞痛)、肝膽病、長嘆氣。

T5:心律失常、冠心病、肝膽病、低血壓、貧血、口苦、胃痙攣、癲癇。

T6:消化不良、胃炎、胃痛、灼熱、胃痙攣、多汗癥。

T7:消化不良、胃潰瘍、胃下垂、口臭、糖尿病。

T8:肝膽病、糖尿病、免疫力差、嘔逆、尿頻。

T9:倦怠、過敏證、手腳冷、浮腫、小便白濁、尿不暢、腎功能障礙、癲癇。

T10:腎虧、過敏性功能障礙、易倦。

T11:腎虧、皮膚病、腎功能障礙、尿道病、濕疹。

T12:不孕癥、風濕癥、下腹痛涼、生殖器官表面痛癢、疲勞綜合癥。

三、腰椎錯位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

腰椎是人體脊椎中最大的壹個部位,腰椎的活動量大,因此勞損及半脫位情況也偏多。

人體腰椎神經壓迫的原因,最常見於坐姿不良,如斜坐沙發,腰部懸空,雙腳翹在茶幾上或躺在沙發睡覺。

其次為長年工作勞累致使脊椎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所引起,以及因常彎腰拿重物,致使腰椎弧度變形或椎間盤突出所引起。

此外,肥胖、鈣質流失或攝取不足造成骨質疏松,及缺乏運動或運動過度、外傷、床墊過軟或過硬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腰椎神經壓迫。

腰椎神經受壓迫時,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腰酸背痛、兩腳酸麻等現象。而痔瘡、便秘、經痛、陽痿、膀胱無力等癥狀也與腰椎神經受壓迫有關。

各部腰椎神經與相關疾病(L代表腰椎節):

L1:便秘、結腸炎、腹瀉、痢疾、疝氣、腰軟無力、皮膚病、性欲減退、陽萎、排尿困難。

L2:大腿酸麻脹痛、便秘、不孕癥、夜尿癥、頻尿、闌尾炎、靜脈曲張、性機能減退。

L3:月經不調、膝痛、生理痛、坐骨神經痛、膀胱子宮病、膝關節疾病、風濕癥、腰痛。

L4:腰痛、坐骨神經痛、大腿萎縮、小腿酸麻脹痛、腹痛、子宮發炎、月經不調、前列腺障礙、不孕癥、膀胱炎、頻尿或尿少、月經不調、痔瘡。

L5:小腿外側到足底酸麻疼痛、腿部無力、關節炎、排尿少、小便白濁、尿毒癥、臀肌萎縮、坐骨神經痛。

四、骶尾椎錯位與健康的關系

骶椎是組成骨盆的骨,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左右髖骨連結構成的環。

骨盆是軀幹與自由下肢之間的骨性成分,起著重量傳遞以及支持、保護盆內臟器的作用。

人直立時,骨盆上口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是骨盆傾斜度,男性約為50--55度,女性約為55--60度。骨盆傾斜度的增減,將影響脊柱的彎曲。

例如,傾斜度增大,必導致脊柱前傾和人體重心的前移,此時,為要保持正常的直立位置,必然導致脊柱彎曲增大。

尾椎是人體演化至今沒有明顯用處的骨頭。尾椎本身有尾椎韌帶、大臀肌、尾椎肌、肛門括約肌、提肛肌及神經等軟組織附著。

男性尾椎較向內彎位置比坐骨粗隆高,受到撞擊時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女性尾椎較直且長,跌坐時較男性容易受挫傷。

尾骨:脊椎彎曲、髖骨關節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馬尾神經叢痙攣,坐立不安,睡臥不適、尾骨部有酸痛感,並可進壹步導致骶髂、腰、胸、頸椎的全面錯位。

骶骨:痔瘡、搔癢癥、肛門炎、直腸炎,腰背痛,不能彎腰,行走困難,膝關節等。

五、骨盆的骶髂關節錯位與健康的關系

骨盆是人體整個脊柱的根基(大廈的基礎),如果根基有不穩位移,各部脊椎都有可能發生錯位,骶髂周遭有非常多的神經叢,主管著腰部以下的器官及下肢,對女性朋友來說更是孕育工作的重要部位,很多的婦科及男科問題都跟骨盆友直接的關系。

骨盆、骶骨、恥骨聯合、尾骨、股骨頭、腰椎六個部位都可引起腰痛,需引起我們註意。

骶髂關節錯位:易導致足根痛麻涼感、膀胱病、前列腺炎、婦科病、男性問題、尾骨痛。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66244_917207221629601_4798135869574240436_n  

八八傳愛...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51194_225068284355050_9061492828168738152_n  734541_225068227688389_2070064364061021221_n  10014634_225068344355044_8679597053112804917_n  

上背會痛,且不能動,肩膀或是脖子稍微動,就會很痛,躺在床上,也不能翻身,一翻身就痛。

原因探究:
上背痛就是俗稱的膏肓痛,是頸椎.胸椎與肋脊關節錯位,壓迫神經血管,造成循環不良所引起的。

因為姿勢不正確,長時間低頭寒背,引起肌肉攣縮,肌力不平均,牽動骨頭關節,造成頸椎.胸椎與肋脊關節錯位。

一般都發生在單邊肩胛部位與周圍,尤其是久坐或晚上休息時最容易發作,長期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頸椎勞損,頸椎錯位或變形,椎間隙變窄,頸椎骨質增生,也可能引起頸脊髓或頸的神經根受到壓迫而身體出現許多不適的症狀,錯位時間久了,就會引起肌肉僵硬.繃緊,頸.肩臂不舒服.肩背酸痛.手累.手部麻痺,不能用力,或工作時容易疲勞,亦會感覺頭痛.眩暈等。

頸椎性背痛

很多背痛是由於頸脊椎毛病所引致,............

頸椎性背痛患者多數是從事文書的工作,經常使用電腦,長期處於靜止的姿態,頭部重心前移,不少醫療工作者認為,引致背痛的最常見原因是胸背脊椎及肋骨關節出現毛病。

這一類背痛,經常有牽涉痛( referred pain )出現伸延至胸膛與肩胛骨及背肌上。

但是脊醫學權威指出很多背痛是由於頸脊椎毛病所引致,而且經常錯誤地被診斷為背部的肌腱炎,骨膜炎,胸背脊椎及肋骨關節毛病或背部肌肉組織纖維化等等病症來處理。

已經有不少的醫學研究証明頸脊椎的椎間盤表面所佈滿的神經末梢如果受到刺激,強烈的牽涉痛會在頸膊及兩肩間出現【如圖】;當頸脊椎椎間盤向後突出刺激硬脊膜時是亦會引發背痛,且集中在兩肩之間,常令醫療人員錯誤地以為患者是患有肌肉組織纖維化病變,或作肌肉出現痛點來處理。

還有,下頸脊椎後部脊神經的分支與上胸背脊椎後部的脊骨神經分支有著錯綜複雜的交接,所以當頸部的神經線受到刺激或遇到障礙時,就容易在背部出現牽涉痛,集中於兩肩及上背部位【如圖】

病患初期,患者會感到背痛同時亦覺得頸部肌肉僵硬,頸部轉動時會感覺痛楚,所出現的牽涉痛集中於背部。

但當毛病延續了四至五年後,頸部的病徵可能會漸漸消失,隨之而來的病徵常常是頭痛,肩膊痛及雙手痲痹,加上當頸脊椎的毛病還是輕度的時候,即使脊醫努力在患者頸部試圖尋找毛病的根源,但亦未必可以找得到,而且患者多數會否認頸部有任何毛病,故令很多頸椎性背痛患者被錯誤診斷為患有胸背脊椎或肋骨毛病。

現代人肩頸上背痛常見的原因

長期工作與姿勢不良
尤其是長期坐著或用手在小範圍工作的人,如電腦族上半身肌肉重複使用,會造成肌肉累積性的使用過度,讓微小的肌肉長期受損,這就是累積性損傷症候群。

如此久而久之,肌肉會漸漸緊繃,血液循環也會越來越差,之後就會變成肌肉疼痛。

壓力
肩頸上背痛與壓力也息息相關,因為壓力同樣會使肌肉緊繃、血液循環越來越差,造成肌肉、肌筋膜疼痛,從而形成肩頸上背痛。

睡眠品質不佳
肩頸上背痛與睡眠品質也很有關係,因肌肉、肌筋膜在工作一天後,必須在睡眠時間休息、修補;而良好深沉的睡眠,可幫助肌肉把不要的代謝物丟掉,這樣隔一天早上起床,肌肉就可以在最佳狀態下工作。

但是,如果睡眠品質不良,肌肉就沒有保養的機會,這樣長期下來,就會出現疼痛狀況。

退化性頸椎症候群
此病變通常發生在老人身上,若壓迫到神經,會有上肢疼痛麻木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原因形成,肩頸上背痛都不能輕忽,因為隨著肌肉緊繃、血液循環越差,肌肉、肌筋膜疼痛就會越厲害,酸麻感也慢慢擴散,嚴重時疼痛點會有明顯壓痛(如膏肓穴部位的稜形肌疼痛),疼痛感朝肩部、手臂延伸,或往前造成胸悶,或延伸到頭部形成頭痛。

長期疼痛不去控制的後果,就是逐漸累積頸椎負荷,造成日後發生椎間盤突出症或頸椎關節退化症的機會增高。

防治對策: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造成腰痠背痛的原因可以總結成四個字:「氣滯血瘀」。

氣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因為飲食不節,多吃膏粱厚味,好逸惡勞,使得氣血凝滯,阻澀不通。

防治腰痠背痛中醫在防治腰痠背痛有以下的對策:

經常熱敷:
不論是泡熱水、泡溫泉、敷熱敷袋、照射紅外線,熱度都會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僵硬的肌肉軟化,所以熱敷是改善痠痛的第一步。

定時活動筋骨:
準備一個小鬧鐘,設定五十分鐘,時間一到就放下手邊的工作,起來走一走、轉轉脖子、彎彎腰,做做擴胸運動。唯有定時強迫暫停,才不會一坐幾個小時停不下來。

定期運動、舒緩壓力:
適度運動,暢快流汗,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法,要活就要動,應把運動排入每週的計畫表中,按表操課,就不會有「沒時間運動」的藉口了。

推拿按摩:
以按蹻、壓揉手法來疏通經絡,導引氣機順暢。

腰酸背痛的治療

冷熱療:
冷療(冷敷)有止血,消炎與消腫的作用,所以在急性背痛之初一、二天可用冷療,可以降低紅腫發炎的程度。一般冷敷的時間在五至二十分鐘之間可,溫度也不需太冷,太冷可能導致凍傷。

熱療(熱敷)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以提供充分的養份,並儘快帶走廢物,因此能加速組織的復原。熱療適用於慢性或急性背痛第三天起,不僅緩解疼痛且同時促進組織的癒合,熱敷時間一次約20次至30分鐘即可。

牽引:
利用牽引拉長及放鬆脊椎旁之肌肉與韌帶,使椎間孔變大,或形成負壓促使突出之椎間板回復原位。

如此得以減輕椎間軟骨,骨刺或是發炎組織對神經的壓迫。

物理治療:
包括熱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電療【人電療法】(解除疼痛、放鬆肌肉)、以及牽引(解除神經壓迫、牽拉緊繃肌肉)。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醫基礎裡論心得
如飢而不得食,或有意限制飲食
或脾胃虛弱而納少,或不能按時飲食等
靈樞: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
長期攝食不足,或營養缺乏,氣血生化減少
一方面因為氣血虛而臟腑營養失調
另一方面因為正氣不足抵抗力弱,易招致外邪入侵。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62752_662228343860414_7653539962304485164_n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69_662746500475265_8325369290266797535_n 常見於電腦族及老人..
常見族群為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由於頸椎的正常弧度為前突狀(圖 3),若枕頭太高或
長期低頭工作、看書,將造成頸椎前突消失,進而壓迫神經:上段頸椎神經屬於頸神經叢,
分佈於頭部及臉部,若此段神經受到壓迫,將造成頭痛、臉色蒼白等症狀;中段及下段頸椎
神經屬於臂神經叢,分佈於兩上肢,若此段神經受到壓迫,將造成手無力、酸麻、疼痛等症
狀。 
臂神經叢是由第 5、6、7、8 頸椎神經及第 1 胸椎神經所組成,向手部的方向發展成腋神
經、橈神經、正中神經及尺神經(圖 4)。造成臂神經叢損傷的主要原因為牽引性拉傷,如
摩托車車禍、生產及運動所造成(圖 5);患者之患側肩膀、上肢及手部的運動功能很明顯
的均會較健側來的差(圖 6)。 
橈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及尺神經損傷的常見原因為神經受壓迫及伴隨骨折或外傷所
造成的合併症;橈神經損傷會造成垂手(圖 7;手腕無法上翹,又稱為蜜月手、週末夜晚麻
痺症候群),正中神經損傷會造成人猿手(圖 8;大拇指無法對掌),尺神經損傷會造成鷹
爪手(圖 9;手指無法伸直)。經由手術及復健,橈神經損傷的癒後極佳;正中神經損傷的
癒後次之;尺神經損傷的癒後較差。 
正中神經在手腕處受壓會造成腕隧道症候群(圖 10),是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系統病
變,一般好發於中年病患,女性比男性約為四比一,兩手皆發生的機率大於百分之十,優勢
手比非優勢手更易產生。患者掌面、橈側三指半會有麻木及刺痛感,嚴重者夜晚常因此醒來
數次,須用力甩動手腕以求症狀之緩解,也會有肌肉萎縮及手腕無力等症狀。腕隧道症候群
需與頸椎壓迫症候群需由專業醫師鑑別診斷。

台南推拿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